在年1月21日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西北眩晕协作组暨西安学组成立大会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的刘博教授为大家分享了《位置性眩晕与耳石症》,这可是宝贵的视频资源哦~
如亲临讲堂,听刘博教授精彩的授课吧!
不方便看视频的童鞋们,内容简要整理如下:
耳石症是一种疾病,位置性眩晕是一种与位置有关的病理症状,接下来将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眩晕疾病逐渐进入大家视野。这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ositionalparoxysmalvertigo,BPPV),俗称耳石症,关于其定义、病因、病理机制、分型、诊断、治疗、预后等内容在众多教科书上已有很多,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耳石症的病人越来越多,但是“耳石症”的病人越来越多,说明临床医师从最开始不太认识这种疾病,到逐渐认识了它,再到了诊断泛化的一个过程。
年发表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规范性诊治与思考》一文中,明确指出了BPPV的诊治存在确诊时间滞后、诊断泛化明显、治疗存在问题等情况。
国际前庭疾病分类包含四个层面的内容:
Ⅰ.症状和体征
Ⅱ.综合征
Ⅲ.功能障碍和疾病
Ⅳ.机制
前庭疾病的诊断需要从这四个层面去考虑,带着鉴别诊断的临床思维方式去审视症状,这样的诊疗过程才能提高、进步。
Ⅱ型的综合征分为:急性前庭综合征、慢性前庭综合征、发作性前庭综合征。耳石症既属于发作性前庭综合症,也属于Ⅲ型中的疾病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症状诊断,因而也可能存在恶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或者功能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总之我们需要有一个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诊断思路。
位置性眩晕:当头部位置改变时,出现与位置变换相关的突发眩晕以及随位置变换出现的其他症状、体征等。而这种眩晕是外周性前庭疾病?或中枢性?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或恶性?需要鉴别诊断。
刘鋋教授的版《内耳病》一书中关于位置性眩晕的分类:
体位
潜伏期
持续时间
眼震方向
疲劳
中枢型
多种
不确定
较长
不定
无
外周型
一种
短
较短
恒定
有
其中,眼震方向的特征和疲劳现象常做为鉴别诊断的一个很重要的依据。
引起位置性眩晕的病因有很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颈性疾病、颅脑外伤、酒精性位置性眩晕、恐惧性位置性眩晕、中枢位置性眩晕(肿瘤、多发性硬化等)、后循环缺血、脑卒中等,其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生率最高。
眩晕是Ⅰ型症状分类,眩晕加位置性属于发作性前庭疾病综合征,是Ⅱ型的综合征的分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则属于Ⅲ型疾病诊断类别。因此需要形成这样的临床思维方法:从一种症状——眩晕,加一个定语——位置性,得出一个疾病的诊断——BPPV。
年中国指南篇幅明显增加。BPPV的定义:是一种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常具有自限性、易复发。
年美国指南改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BPPV准确诊断的效率,提高诊断准确率,增加较为适当的复位治疗,减少前庭抑制剂的不当使用,减少不恰当的辅助检查(去除了“不推荐”的听力测试),减少BPPV的复发,减少未明确诊断的不良事件出现,其他:降低诊断费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复诊,等等。
BPPV诊断
典型的临床症状:
潜伏期:短暂
疲劳性:重复诱发、眼震减弱或消失
特殊的体位检查:Rolltest、Dix-hallpiketest
诊断的难点不在于诊断这个疾病,而在于诊断发病侧别、部位以及诱因,以及如何指导患者进行复发的预防。
BPPV的鉴别诊断既要依靠症状,也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包括床旁检查和仪器检查,如何选择实验室检查?何时恰当地实施检查?对首诊病人首先要做的事情:临床病史(症状第一),曾经接受的治疗以及用药情况,床旁体征检查;然后进行体位检查、听力检查、眼震检查等经典常规诊察。
BPPV治疗(诊断、治疗、沟通)
保守治疗:
复位疗法有效!
避免诱发体位!
给予药物治疗?(继发性的需要用药)
增加位置训练?
手术治疗(什么是难治性?手术时间?)
半规管阻塞术,后壶腹神经/前庭神经切断术等
治疗方案制定:在准确诊断的前庭下完成,中医治疗白癜风哪里好北京最好白癜风专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