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患有乙型肝炎病史多年,年确诊为肝硬化。年发现肝内结节,仅服用草药无效,结节增大变肿块。年9月行手术切除,后采用中药治疗,其母也患有肝癌。
王先生,42岁,肝癌。
刻诊:四肢无力,自汗,口干,轻微干咳,胸背痛,肝区疼痛,双下肢肿。舌质红紫、齿印,舌苔薄白,脉弦滑。
证属:瘀毒互结,肝郁气滞。
治宜:化瘀解毒,疏肝理气。
二诊:服药15天后便通,纳可,不痛。余无不适。脉弱,舌红少苔,继续服药。
三诊:现感冒,牙痛,口腔溃疡,二便正常。舌质红,苔黄,脉细弦。
四诊:服药后病情稳定,现口苦,口干,胸痛,尿黄,阴囊湿痒,耳鸣,舌质红,苔薄白。
五诊:药后仍口苦,有痰,不易咳出,肝区不适,小便黄,大便正常,苔薄黄,脉弦。
肝癌为原发性肝癌的简称,称为生长于肝脏上的恶性肿瘤。肝恶性肿瘤又分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原发性肝癌又分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还有混合型肝癌。目前原发性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发病率男性一般大于女性,多数年龄在40-50岁。通常原发性肝癌是从乙肝发展到乙肝肝硬化,再从肝硬化发展为肝恶性肿瘤,即是原发性肝癌。肝癌在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患者在发现肝癌时通常出现消瘦、乏力、肝区疼痛、发热等症状,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