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行走中国的文化梦想──自贡籍文化游学作家钟永新侧记
(钟永新个人自画像)
(钟永新出生地:自贡市沿滩釜溪河畔风光)
一、移动书院,网上自流井别有洞天
爱读书的人,没有不泡图书馆、书店、阅览室的;如果到了新世纪的今天,读书著述,不会上网,不会上期刊网,没有自己的资料库,是不可想象的。有这么一位书痴一样奇特的人,不仅走到一处就淘书搜书,居住处书刊堆积如山;而且得到送书,不管名家小卒,会定期在网上晒出图文,高调鸣谢,连送书者自己都未曾想到自己的书样书讯,会“周武郑王”地挂网展示;另还构思设计,十多年来给企事业单位实施难以计数的项目包装外,每到一处“长居”就建一个新的网站,形成系列文化网群。如果不深入了解个中底细,见到如此繁多的书刊和网站排列,准会认为是什么文化公司或者院派网络构架,“集团化经营”战果累累。不知是何种巧安排,笔者“端其行”“悉其心”,发现这网群系列皆是个人所为,心灵不禁为之震撼,思来想去为他的文化网站取名“移动书院”。这书痴奇人就是本文主人翁,蜀中人士钟子。钟子是笔名,本名钟永新。
应该在年底,我意外收到一个来自北京提出加QQ(聊天工具)的短信。待我加上后,对方第一句话就是要买五本熊仲文老师的新书《陆岛文集》,希望我提供熊老师的电话和通讯地址,以便汇款。嗬,这是多好事情!我一一提供后,急切地询问对方是怎么知道我联系方式的。对方说:我在文学百花网看到熊老新书出版消息,网上公布有文学百花网编辑联系方式。我老家就在自贡市沿滩镇,现供职于北京某文化单位,长年跟踪家乡的文化动态,我一看,网站编辑部地址在四川自贡,家乡竟有这么纯粹的文学网站,文学百花网出现在家乡自贡,甭提我心里有多高兴。奇了,这个在北京工作的自贡人居然如我这个傻子一样,憨厚地大谈文学的纯粹!
其实,文学百花网年9月9日才上线,短时间就得到外地文化人的 宜昌峡绍兴城江南楼甘肃境秦淮夜北京桥昆明湖长沙月
西安墙咸阳渡上海滩广州梦西夏陵青海寺新疆行内蒙草
洛阳塔太原道杭州堤济南泉贵阳秀桂林漓河北府苏州园
扬州柳常州路无锡湖湖州笔嘉兴水桐乡寺屯溪街白鹿院
武汉鹤阳朔街九江水安徽松曲阜孔孟县孟马鞍山合肥包
福州坊厦门城鼓浪屿大同城定州塔曲阳庙河北博保定府
沈故宫长春道哈尔滨大沽台易县陵白洋淀满城墓赵州禅
正定城北戴河拉萨极涿州义蓟县塔廊坊獒天津道杨柳青
周庄桥同里园乌镇茅甪直水西塘廊南浔书南翔笼嘉定迹
宝山台松江塔川沙居奉贤学青浦镇密云库怀柔谷平谷观
通州塔房山陵大兴瓜延庆灯昌平城西华岳中嵩岳东泰岳
北恒岳南衡岳昆山顾宁波书沧州狮南皮张淄博蒲威海卫
青岛海韩城迁平遥墙祁县院太谷宅承德庄遵化陵邯郸台
安阳墟汤阴岳巩义杜洛阳窟南阳诸郏县苏运城盐解州关
夏县光襄阳城荆州城当阳坂吉首湘乾州城凤凰镇韶山冲
安陆白麻城移涡阳老蒙城庄亳州曹鹿邑道商丘古徐州汉
太原博牯岭庐安庆秀绩溪胡歙县城渔梁镇黟县村玉山棚
鹅湖院上饶狱奉化蒋舟山岛普陀仙泉州城漳州花平和语
南靖楼永定楼揭阳楼梅州客潮州迹深圳航海口古肇庆军
梧州苓金田义南宁象丽江城大理城贵州孔花溪园修文洞
天津道山海关兴城路锦州馆哈尔滨长春宫沈阳府抚顺雪
新宾清大连港旅顺口包头原东胜警榆林台延安窑西安寺
三原于泾阳吴兰州博临夏寺夏河藏西宁博哈密王吐鲁番
鄯善沙银川城灵武庙吴忠河青铜峡咸阳渡宝鸡铜眉县张
天津博郑州博南京图无锡钱合肥博武汉学黄冈璧鄂州孙
南昌博衡阳雁长沙师等等二百余地
②蜀人钟子行游地(蜀中之地):
重庆山城、大足石刻、荣昌子庄、奉节白帝、云阳张庙、丰都鬼城、江津聂帅、忠县良玉、巫山江峡、万州其芳、开县刘帅、合川钓鱼、潼南杨氏、长寿谯定、垫江鸿隽、铜梁少云、广安小平、梁平来子、岳池白塔、达州唐甄、渠县汉阙、大竹破山、自贡盐巴、富顺文庙、荣县大佛、内江大千、资中状元、隆昌云顶、威远念生、资阳王褒、简阳克芹、乐至陈帅、安岳石刻、宜宾五粮、南溪城门、柏溪君毅、高县硕勋、筠连岩溶、珙县悬棺、长宁竹海、江安增湘、兴文石林、泸州兆和、合江朝闻、叙永春秋、乐山大佛、犍为罗城、峨眉仙山、夹江石刻、井研廖平、眉山三苏、仁寿石鲁、彭山彭祖、丹棱李焘、成都蓉城、新都宝光、温江鱼凫、灌县青城、彭州丹景、邛崃文君、崇州常璩、金堂贺麟、郫县望丛、新津五津、双流刘沅、蒲江了翁、大邑安仁、龙泉桃花、雅安雨城、名山蒙顶、德阳文庙、广汉三星、什邡马祖、绵竹年画、罗江庞统、中江继光、南充万卷、蓬安相如、仪陇朱帅、西充张澜、南部谯周、阆中古城、营山白塔、广元则天、剑阁古道、巴中晏阳、绵阳富乐、江油李白、三台草堂、盐亭文通、北川震址、安县调元、平武报恩、梓潼文昌、遂宁观音、射洪子昂、蓬溪红海、大英卓筒等等一百余地。
(钟永新作品发表的部分书刊和作品自印集)
从上可以总结钟子独旅苦行游历各地的个性特点。首先地方之广阔,不管名城名镇,还是偏远小地,几乎走遍了全国的山山水水;其次文史之浓厚,名胜遗迹和人物故里作为游历考察的重点,构成为斑斓跌宕的中国民间文史考察图录;再次民风之璀璨,各地风土人情、特色工艺和民风民俗囊括其中,自然形成一部中国民俗文化名胜游记实录。其文史价值、科技价值、人文价值、社会学价值和艺术美学价值,不言而喻。而且难能可贵的是,钟子他孤独中的坚定。不管是他年进修毕业回到家乡自贡从事网络工作期间,还是后来到成都、上海担任设计师期间,最后再到北京从事教育文化工作并在各级高等学府和学术机构旁听游学期间,他都坚持分秒必争、人文必考的态度,博闻详录、潜心研习,积累了大量的走访实录和写作文稿。其行语洗练,景象开阔,史料旁征,读来振奋。其考习速度,坚毅力量,实在令人敬佩。以钟子和钟永新两个名字发表的文章,频频见诸于国家省市级报刊、大专院校报刊,及至中央级出版物,许多观点和史实被引用。家乡自贡的市级、区县级,公开的、内部的报刊,也发表和收录他的专稿;开初还寄给他样刊,到后来实在无暇顾及。“大家都忙,又都是为家乡文化建设做点滴工作,选用我的稿件就是心意到了,心到就心满意足了!”他这样说。
三、默默耕耘,盐工后裔的创造人生
与钟子的交往可知,似乎他一直都是在做文史和文化人物的搜集采访,给人感觉一直是以游学写作考察为主,其实这些都是钟子文化人形象,他本身还有另外一种技艺求存的广告人形象。他的主要技术或者职业岗位是以设计为生,如此庞大的文化考察和人物采访写作,是挤出时间进行,更是他继续追求尚未放弃的文化梦想,同时也是近几年厚积薄发,遇有机缘平台,才能发挥一下。
而钟子具有这样吃苦耐劳、爱惜传承家乡盐业与蜀学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秉性,是跟祖上传统戚戚相关的。钟子的先辈是六百多年前(明朝洪武二年)从湖广移民来川,到达今天自贡这块地方,祖辈多是自贡盐场烧盐挑卤的盐工或技工,是没有任何关系可依靠的平民百姓,家族兴旺、个人职业主要靠自己努力得来。这样的家族基因和奋斗文化,当然遗传给了钟子,因此他才有这样的默默耕耘与全国移动的奔走性格,因此才对家乡文化是这样的敬畏和痴情。他创造了“技艺求存”和“游学考察”的传承方法,开辟了不断出新成果的文化人生,并且他的文化研究业已成为他人应用的资源和智慧。
(钟永新祖父辈工作地与生活地)
年钟子供职蓉城期间,走遍成都各大书市书店寻访搜集数百本巴蜀人物文献资料,创建《蜀学报》电子版自云“振兴蜀学,浮想联之”。后到沪,常出没上海文庙书市、复旦鹿鸣书店等地,广阅江南典籍以补学问知识。年下半年转赴北京发展,开始文化首都之大游学,在京时期,以旁听生、媒体人等身份,先后转战中关园、清华园、西山院、社科院等地,继续广泛搜集学术文献和巴蜀文献。
(钟永新在外地)
前文所述,钟子年大学进修毕业后回到家乡自贡市工作,起点就已很高,做了全国著名网站“自贡在线”的设计技术,这还不够,接着在自贡在线旗下自己设计采编,建起了风靡一时的“网上自流井”子网,先后从各地图书馆、多位名家和互联网获得大量珍稀史料、数字典籍。年出川,流寓沪京十余年,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