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玩童漫游缅甸03缅甸人的圣石大金石

尚未来到缅甸之前,我只听过仰光大金塔的大名,浑然不知还有大金石的存在。参观大金塔的途中,意外听导游提起,仰光外围的孟邦有座大金石佛塔,在缅甸人心目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神圣的地位,相当于伊斯兰教徒心中的麦加。

既已到过大金塔,又怎能错过大金石呢?我立刻联系台湾旅行社的陈总,将我在缅甸的后续行程顺延,临时安排翌日前往大金石的行程。从仰光到孟邦大金石要走千米的路程,车程约4个小时。若按一般旅行团的行程,最好预留两天的时间,在孟邦的金榜留宿一晚,第二天再登上吉谛瑜山的大金石。由于行程是临时更改,我决定辛苦一点,雇车当天往返,不致影响随后的行程。

第二天,我摸黑起早,从仰光乘车出发,驶离仰光市区后,遂进入乡间公路。路途中,有时是畅通无阻的柏油路,也有不少崎岖蜿蜒的小路,更与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交通工具,例如,牛车、马车,或挤满乘客的摩托车擦身而过。

沿路所见,阡陌纵横、稻花飘香,间或点缀上低矮的平房农舍,一派祥和的田园气息,正如清代诗人陈肇兴在《稻花》中所描写的:“谁把黄云尽剪齐,平铺陇北与畴西;红摇?稏累累立,碧染袈裟穗穗低。十里午风开满野,一番朝雨落盈畦;却嗤桃李多姿媚,艳冶何曾补庶黎。”

摆脱大城市高楼林立的压迫感,未曾沾染上争名逐利的汲汲营营,充满农家刻苦耐劳的单纯与质朴,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环境显得分外珍贵。即使在行驶的车里,我也充分体会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那种惬意,不禁稍微消除了旅途的疲惫感。

由于清晨即起,我趁机在车上打盹,就这样半睡半醒间,经过不知多少个乡村、小镇和市集。司机突然将我唤醒,原来孟邦已在前面不远。我们先在山脚下的民宿用过简单的农家菜早餐,再前往大金石的专用摆渡车(接驳车)车站。

孟邦的地理环境主要为山地丘陵,欲前往大金石朝圣,必须在金榜改乘区内的专用摆渡车,方能登上海拔多米的吉谛瑜山。这种专用摆渡车叫作lain-ka,其实是由大皮卡车改装而成,座位用木板条钉成一排一排,加上椅垫,并没有靠背,所有乘客挤坐在一起,每排木椅可乘坐8~10人,整车总共容纳40~50位乘客,车顶装上简单的帐篷遮风挡雨。所幸导游特别安排(多付额外车资),让我得以坐在司机旁边,无须与其他乘客互相拥挤。

前往大金石的摆渡车——lain-ka

大皮卡车沿着盘山公路向上爬,此段山路不时遇到陡峭的地形,弯道又多,往返山上的专车一辆接一辆,为了闪避迎面而来的车辆,司机经常来个急转弯,乘客们不由自主地跟着左右摇晃,险象环生,犹如乘坐过山车(云霄飞车)那般惊险。我坐在前面,听到后方乘客的尖叫声此起彼落,还有女士经受不了颠簸而晕车,突然呕吐起来,猝不及防下把秽物吐在车上。

出发前,我发现乘客中有不少披着袈裟的僧侣和尼姑。据导游介绍,按戒律,僧侣是不方便与女性坐在一块的,更不能有肌肤的接触。为了严守戒条,僧侣都会尽量与女性分隔开来。但在人挤人的车内,实在难以做到完全区隔,尤其皮卡车急转弯造成的惯性,根本无法避免人们彼此的挤压,难免会有尴尬的场面出现。在这样的环境与条件下,若有误触误碰,实在也不能苛责。

过山车绕着险狭曲折的盘山公路一路向上,攀爬了将近1小时,终于到达Yatetaung中转站。乘客下车后,要前往山顶,可选择两条路线:一条难度较高,得靠双脚徒步登山,抵达山顶需用时1小时;另一条是乘坐缆车,只需5~8分钟。我这位白发老者,当然舍难取易,依赖登山缆车直达大金石圣地。因为当地人承受不起昂贵的缆车费用,大多数都顶着太阳,汗流浃背地步行登山,缆车几乎是专门为外地旅客服务。缆车扶摇直上顶峰,朝下俯瞰,山坡上一幢幢以铁皮、木材、茅草和帆布搭建的村屋,极为简陋。说时迟那时快,缆车抵达终点,金光灿灿的大金石已出现在我的视线之内。

当地人以人力运送货物

缆车站与大金石之间仍有段多米的距离,此段路坑坑洼洼,并不好走,由于是阳光直照的正午时分,对长者来讲,实在有点吃不消。这时候不妨考虑雇用竹竿轿夫抬轿的服务,省事轻松得多。

作为虔诚信徒朝思暮想的圣地,大金石是个形似头颅的巨石,高8.15米,重吨,其上方还建有一座高7.3米的佛塔。大金石的特别之处在于它高悬于海拔米的山崖边,是一块处于平衡状态下的悬石,石身有一半在悬崖外,据说底部还透着光,显然与地面的连接面很小,整体呈现20°的倾斜,看上去岌岌可危。然而年过去,巨石依旧屹立不倒,即便是狂风暴雨甚至地震的摧残,依然纹丝不动。如此奇妙的现象,让缅甸人引以为傲,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神迹,于是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朝圣者前往膜拜。

当地有一个传说,大金石之所以悬空不倒,是因为上方的佛塔藏有佛祖的头发。据说佛祖释迦牟尼某天经过大金石所在地,曾经将自己的一缕头发送给一位名叫TaikTha的隐士,这位隐士把这缕头发盘到自己的发髻中,后来将其献给帝须国王。隐士希望这缕发丝能够供奉在一块与自己的头颅相似的巨石上。国王在大海深处发现此块大石,神奇地用船运上岸,放置于山顶,并建了佛塔珍藏发丝。导游说有关大金石的神话还不只这些,就连运送大石的船只亦神化为石船,距离大金石约多米外,有块船形的石头同样是朝圣者膜拜的圣物,被称为皎坦般佛塔。

至于大石为何会呈现金色?这是因为虔诚的信徒长年累月将金箔一层一层地贴上去,时间久了,金箔竟与石质融为一体,不论狂风暴雨或风吹日晒,都无损石头在阳光下灿烂耀眼的黄金色泽。令我惊奇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大石悬空的部分究竟是如何被贴上金箔的呢?原来是信徒们不惜冒险、想方设法贴上金箔,使大金石四方八面都披上金光,毫无遗漏,此种出于宗教信仰的无畏无惧精神实在令我佩服。

大金石

形似头颅的大金石

我按照信徒的习惯,脱下鞋袜,赤足走上平台,以顺时针的方向环绕圣石,接着小心翼翼地踏上连接大金石的小通道,与大金石作零距离接触。需要提醒的是,只有男性才能够触摸大金石,女性则禁止靠近,更别提触碰了。信徒们毕恭毕敬地走到大金石面前,面容虔敬而肃穆地将金叶子一层层贴上去,抚摸和膜拜的举动,仿佛正在进行与神灵之间的沟通。我以双手碰触贴了金箔的石头,除却湿润的触感外,并没有其他特别的感觉,但内心也暗自祈求神石能为我带来“石”转乾坤,时来运到。

作者手捧大金石的趣味照

大金石的周边,还有多座佛塔、寺庙、僧院等,每年11月到来年3月的朝圣季夜晚时分,信徒们都会在大金石平台上点燃蜡烛,彻夜诵经,从山下望去,漫山繁星点点,非常壮观,弥漫着一种圣洁的气氛。

因为无数信徒和旅客的到访,自然而然地,当地许多民宿旅店应运而生。据说在此留宿一晚,既可膜拜诵经,又可以登山观赏日出日落的景色,一举两得。尤其是从吉谛瑜山登高远望,层层山峦起伏,绿意盎然,风景如画,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在迷人的景致中。

(摘自中国社会出版社年11月出版的《晨曦下的“亚洲隐士”——老玩童漫游缅甸》图书)

相关链接:

老玩童漫游缅甸01-失落的国度

老玩童漫游缅甸02-神迹大金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xigts.net/zlff/202108/9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