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眩晕最常见的病因,而耳石手法复位治疗对其是一种特效治疗,手法简单易掌握,是每位神经科医生均需掌握的临床实用技术。
手法复位是通过一系列的头位变换,借助重力作用使耳石颗粒下沉移位,逐步将进入半规管的耳石颗粒顺序移出半规管纳回椭圆囊中,从而消除耳石颗粒对壶腹嵴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临床最常用的耳石复位手法包括:Semont管石解脱法、Harvey管石解脱法和Epley管石复位法。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3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Semont管石解脱法操作步骤:
检查者站在患者背后扶住患者头部:
1.端坐,头向健侧旋转45°;
2.向患侧躺下;
3.坐起,令患者头部及身体从患侧向健侧°快速翻转,头向下转45°;
4.端坐。
Harvey管石解脱法操作步骤:
1.患者仰卧悬头;
2.头转向患侧45°,患耳向下;
3.2分钟后将头以每次15°-20°的角度分次缓慢转向对侧,每转一次停留30秒,观察眼震,直到头部不能转动为止;
4.转身成健侧卧位,继续转头至与水平面呈°角,至此头部共转°;
5.嘱患者坐直,头部恢复起始位。
Epley管石复位法以左耳为患侧举例,操作步骤:
1.患者坐于床上,头向左转45°,置一枕头于身后(以仰卧位时,枕头正好在肩下为宜);
2.快速仰卧,肩压于枕上,颈过仰,头置于床上(此体位患耳正好位于下方),持续30秒;
3.头向右转90°,持续30秒;
4.头和身体继续右转90°,持续30秒;
5.坐起到床边,此动作每日进行3次,直至位置性眩晕消失24小时以上为止。
手法复位注意事项1.因眩晕不能耐受治疗者,可服用镇静剂或前庭抑制药后再行复位治疗;
2.高血压或颈、背部疾病者,需慎重;
3.手法复位后至少2天内避免仰卧。
本文来自丁香园。
主任提问Babinski征与踝反射缺失并存的常见疾病有哪些?
回复「」可获取答案。
长按图片,可识别鐪嬬櫧鐧滈瑕佸灏戦挶鐨偆鐧界櫆椋庝笓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