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49中坠亡案刚结束,湖北又一女生跳楼

成都49中一案刚结束,湖北又发生了一起坠亡事故。

上周,49中的监控曝光后,让我们看到了痛心的一幕:

林同学走出教室后,来到了空无一人的水泵房,进行了割腕自杀。

他割一下,我的心也跟着痛一下。

由于割腕没能成功,他原路返回,走到了没有监控的区域,一跃而下……

林同学的死亡,令人痛惜。

写完这篇文章,我收到了很多评论。

有人替林同学的死亡惋惜;

有人为舆论的不理智愤愤不平;

还有更多的人费解:

好好的人,为什么要想不开呢?

自杀是和学业有关,还是和家庭有关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近湖北爆出一则新闻:

一位4岁的女生在教学楼发生了坠亡。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天目新闻》的记者,在走访后了解到:

跳楼女生安安(化名),今年4岁,平时由妈妈全职照料。

事发当天,妈妈把她送到学校时,她还向母亲要零食,并无异样。

可谁知道,不到一天的功夫,孩子就没了,家人都难以接受。

记者通过警方提供的监控以及线索,得知:

女孩之前成绩名列前茅,这一次考得不理想,被老师约谈。

当天,安安上英语课的时候心不在焉。

随后在课间直接起立,走到教室外往下跳。

家属质疑:

“老师的谈话,直接导致女生精神崩溃,对生活失去信心。”

但具体原因,警方还在调查。

如果你看到这里,就想用主观臆断的想法来得出结论:

孩子心理太脆弱了,动不动就拿生命开玩笑……

那我还是建议你不要看下去。

因为,即使是陌生人的生命,也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尊重和理性看待。

我想说的是:

无论是林同学还是安安,他们自杀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更值得我们重视。

也许和家庭有关,也许和学业有关,也许和心理问题有关。

而这些,和我们本身息息相关。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约死群”?

这种群里的成员,大多是平均年龄4、5岁的少年。

他们聚在群里的原因,无非有二——

和同样有自杀倾向的同龄人,探讨自杀;

怂恿和鼓励其他人自杀,还会介绍详细的自杀方法。

《冰点周刊》曾写过一篇文章,其中讲到了:

一位45岁的中年人徐世海,卧底“约死群”的故事。

刚加入群的时候,他总因为年纪的隔阂,显得格格不入。

年轻人聊学校、聊流行歌手,他一句话也插不上;

有人喊他打游戏,他因为不懂,只能找借口搪塞。

大部分时间潜水的他,唯独对一个话题很敏感。

只要有人发了“想死”的话题,他就马上加对方为好友。

并设为“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xigts.net/yfcs/92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