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骨质疏松日注意抗骨质疏松药物选用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为表现,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

今天是第24个“世界骨质疏松日”,为进一步帮助大家防治骨质疏松症,本文就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进行详细阐述。

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包括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如钙剂与维生素D,骨吸收抑制剂如双膦酸盐类药物、降钙素类药物、雌激素类药物、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特异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PTHa),双重作用机制药物如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维生素K2类药物、锶盐类药物等。

那么,男性骨质疏松症、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如何选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呢?

分类

推荐

骨吸收抑制剂

双膦酸盐类药物

有较广抗骨折谱,可降低椎体骨折、非椎体骨折及髋部骨折风险,可用于男性骨质疏松症、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_

降钙素类药物

可降低椎体骨折风险,并能明显缓解骨痛,可用于男性骨质疏松症、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

_

雌激素类药物

可降低椎体、非椎体及髋部骨折的风险,可用于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

_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等

可降低椎体骨折风险,可用于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_

RANKL抑制剂:地舒单抗

有较广抗骨折谱,可增加骨质疏松症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降低椎体、非椎体和髋部骨折风险,可用于男性骨质疏松症、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形成促进剂

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特立帕肽

可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风险,可用于男性骨质疏松症、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一.男性骨质疏松症

男性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主要是钙剂与维生素D、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目前我国批准用于男性OP的治疗药物包括双膦酸盐类药物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降钙素类药物,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

此外,欧美国家批准用于男性OP治疗药物还包括利塞膦酸钠、地舒单抗、特立帕肽。

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用药

分类

药物

推荐

注意事项

双膦酸盐类药物

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唑来膦酸等

可用于男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①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反酸、呕吐、上腹疼痛等),一过性“流感样”症状(发热、骨痛、肌痛等),及肾损害、下颌骨坏死、非典型股骨骨折等。

②合并返流性食管炎、功能性食管活动障碍、食管狭窄或迟缓不能、活动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不能站立或坐直30min、肝肾功能损害、低钙血症等者慎用。肾功能异常(肌酐清除率<35ml/min)、骨软化者禁用。患有严重口腔疾病或需接受牙科手术者,不建议使用。

降钙素类药物

鳗鱼降钙素类似物(依降钙素)、鲑鱼降钙素等

对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引起的骨痛有效,可用于急性骨丢失、进行性骨丢失、男性骨质疏松症、骨痛的治疗。中至重度骨痛的骨质疏松症者,或骨折围手术期者,建议使用降钙素类药物缓解骨质疏松性骨痛。

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晕、轻度的面部潮红伴发热感等,偶有过敏现象。建议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3个月。

RANKL抑制剂

地舒单抗

欧美批准用于男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①不良反应包括低钙血症、肢体骨骼/肌肉疼痛、严重感染(膀胱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皮肤蜂窝组织炎等)、皮疹、皮肤瘙痒、下颌骨坏死或非典型性股骨骨折等。

②使用前需纠正低钙血症,禁用于低钙血症者。使用期间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若非必须应避免进行侵入性牙科治疗。

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

特立帕肽

欧美批准用于男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①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头痛、眩晕、肢体疼痛、血钙浓度有一过性轻度升高等。用药期间应监测血钙水平,防止高钙血症的发生。

②禁用于骨骼疾病放疗史、畸形性骨炎、肿瘤骨转移、高钙血症及肌酐清除率<35ml/min者。特立帕肽疗程不应超过2年,使用2年后有形成骨肉瘤的风险。

二.女性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

女性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主要是钙剂与维生素D、性激素类药物、降钙素类药物等。《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专家共识》(年)中指出,围绝经期开始就需维持骨健康,包括摄入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同时可采用绝经激素治疗(HT),另外骨折风险高的女性,包括已诊断骨质疏松症者和骨量低下且未来10年髋部骨折概率≥3%或任何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概率≥20%者,也可采用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HT是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一级预防措施,绝经HT可预防围绝经期和绝经早期妇女骨丢失,增加或维持妇女的骨密度。HT药物如戊酸雌二醇、雌二醇凝胶、17β-雌二醇、半水合雌二醇贴、微粒化黄体酮、地屈孕酮、戊酸雌二醇/雌二醇环丙孕酮、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雌二醇/屈螺酮等。

HT是围绝经期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一级预防措施,绝经HT可预防早期骨丢失,降低发生椎体、髋部及非椎体骨折的风险,并明显缓解更年期症状,可用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特别是有绝经相关症状(如潮热、出汗等)、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及希望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妇女。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专家共识》(年)中指出,50~60岁或绝经<10年,HT可作为一线治疗;60~70岁者启动HT需个体化评估受益及风险,应考虑其他有效的药物及最低有效剂量;不推荐>70岁者启动HT。

注意事项:可增加静脉血栓事件风险,大剂量使用时会引起水钠潴留、体重增加,可能引起乳房胀痛和非预期出血等。

对有子宫的妇女长期只补充雌激素,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有子宫妇女HT方案中应加用足量及足疗程的孕激素以保护子宫内膜,预防子宫内膜癌,每月孕激素的应用时间应≥12~14d。可增加乳腺癌的发生风险,主要与HT方案中添加的合成孕激素有关,并与孕激素应用的持续时间有关。

禁用于血栓性疾病、雌激素依赖性肿瘤(乳腺癌、子宫内膜癌)、不明原因阴道出血、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活动性肝病、耳硬化症、血卟啉症、结缔组织病、脑膜瘤(禁用孕激素)者。

三.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流失加速与雌激素缺乏有关,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主要是钙剂与维生素D、性激素类药物、双膦酸盐类药物、地舒单抗、特立帕肽、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类药物等。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专家共识》(年)中指出,激素治疗HT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一级预防措施。

《ENDO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临床实践指南》(年)中指出,骨折风险高的绝经后女性,初始治疗可选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地舒单抗或特立帕肽,以上不能耐受或不能获得,也可用SERMs、降钙素类药物等。

分类

药物

推荐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雷洛昔芬

①可降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浸润性乳腺癌风险,特别适于乳腺癌风险增加的妇女骨质疏松症。

②常见不良反应是潮热和抽筋,严重的是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增加,比较罕见。更年期潮热症状严重者慎用。有静脉栓塞病史及有血栓倾向者,如长期卧床和久坐者禁用。

甲状旁腺素类似物

特立帕肽

可用于严重骨质疏松或同时用其他方法治疗的骨折者。

参考文献: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基层诊疗指南(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19(4):-

2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10(5):-

3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专家共识[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48(8):-

4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J].协和医学杂志,,9(6):19-32

5绝经期管理与激素补充治疗临床应用指南(版)[J].中华妇产科杂志,,48(10):-

6男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36(10):-

7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4(12):-

8骨科急性骨丢失防治专家共识[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14(7):-

9林华等.年《英国骨质疏松症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解读(二)[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12(1):15-18

10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处理专家共识()[J].中国临床医学,,25(5):1-10

11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干预指南[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11(5):-

12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11(5):-

13地舒单抗在骨质疏松症临床合理用药的中国专家建议[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13(6):-

14骨质疏松症基层合理用药指南[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5):-

15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规范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98(11):-

16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J].中华骨科杂志,,37(1):1-6

作者:高丽丽

来源:基层医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xigts.net/yfcs/107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