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似樱桃的小巧玲珑
没有西瓜的器宇轩昂
却凭其拙朴、坚韧
在凋零的树枝上
自成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北宋诗人张仲殊称赞它︰
“味过华林芳蒂,色兼阳井沈朱
轻匀绛蜡裹团酥,不比人间甘露。”
说到这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猜出来
小编讲的是啥呢
没错
小编说得就是那个披着橙黄外衣
内里汁甜如蜜,似火炬似灯笼的柿子
俗话说
七月小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
金秋时节,能够承担秋天气息的水果
肯定少不了金灿灿、甜蜜蜜的柿子
说起柿子
那叫一个皮薄肉嫩,清香可口
脱涩吃脆酥爽口,烘着吃汁多甘甜
要是晒成柿饼,甜度大,纤维少
柿子简直就是大自然
给予我们的一个馈赠
柿子,我国五大水果,(葡萄、柑桔、香蕉、苹果、柿子)之一,果实形状较多,如球形、扁桃、近似锥形、方形等,不同的品种颜色从浅橘黄色到深橘红色不等,被称为“嘴甜的金果子”。
吃柿子的好处
1润肺止渴柿子营养丰富,能及时补充人体所需养分及细胞内液,具有生津止渴、润肺清热的功效,是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非常适合的保健水果之一。
2补充维生素柿子所含维生素比一般水果高,每天吃一个柿子所摄取的维生素C基本就能满足一天需求量的一半。
3凉血止血柿子性寒,不仅能够有效凉血止血还能清热去燥、润肺止咳。另外柿子叶亦有止血作用,可用于治疗咳血、便血、吐血等症。柿饼上的柿霜也能够有效的治咽喉干痛、口舌生疮、肺热咳嗽、咯血等症。
4降压止血、抗菌消炎柿叶制成茶,经常饮用,能增进机体新陈代谢,利小便,通大便,净化血液,使机体组织细胞复苏,并对稳定和降低血压、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消炎等均有益处;
5预防疾病柿子内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碘,能治疗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6润肠通便柿子富含果胶和有机酸,都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能够很好地促进肠胃消化,帮助缓解便秘,保持肠道正常菌群生长。食用柿饼也能调和胃肠,对于防治便秘和痔疮出血等症有一定的好处。
7解酒醒酒《别录》记录柿子“主通鼻耳气,肠澼不足。软熟柿解酒热毒,止口干,压胃间热。”柿子能促进血液中乙醇的氧化,帮助机体对酒精的排泄,减少酒精对机体的伤害。
柿子食用指南
空腹不能吃柿子
因柿子含有较多的鞣酸及果胶,在空腹情况下它们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块,如果这些硬块不能通过幽门到达小肠,就会滞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石,小的胃柿石最初如杏子核,但会愈积愈大。
如果胃柿石无法自然被排出,那么就会造成消化道梗阻,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呕吐、甚至呕血等症状。如果胃“有底”的话,就可避免胃柿石的形成。
柿子皮不能吃
有的人感到吃柿子的同时咀嚼柿子皮比单吃柿子更有味道,其实这种吃法是不科学的。因为柿子中的鞣酸绝大多数集中在皮中,在柿子脱涩时,不可能将其中的鞣酸全部脱尽,如果连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尤其是脱涩工艺不完善时,其皮中含的鞣酸更多。
不要与蟹、鱼、虾等一起吃
中医学中,螃蟹与柿子都属寒性食物,故而不能同食。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含高蛋白的蟹、鱼、虾在鞣酸的作用下,很易凝固成块,即胃柿石。
糖尿病人勿食
柿子中因含10.8%的糖类,且大多是简单的双糖和单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即属此类),因此吃后很易被吸收,使血糖升高。对于糖尿病人而言,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者更是有害的。
贫血患者不宜多食
因为柿子含有单宁,会与铁结合,妨碍人体对铁的吸收。
吃后漱口
柿子含糖高,且含果胶,吃柿子后总有一部分留在口腔里,特别是在牙缝中,加上弱酸性的鞣酸,很易对牙齿造成侵蚀,形成龋齿。故而在吃柿子后宜喝几口水,或及时漱口。
吃柿子小贴士1.适量吃,每天不超过1~2个柿子;2.不要随意吃没有经过脱涩的柿子,比如路边或自家种的柿子;
3.不要吃未成熟的柿子;
4.胃肠功能较弱的人,尽量不要吃涩味的柿子;
5.糖尿病人得少吃点,柿子比一般水果含糖量更高;
6.如果吃了柿子之后感到强烈不适,要及时就医。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丝丝凉意的风
总能带来果子们的香甜味道
小编已经看到
一大堆黄澄澄的柿子在向我招手啦
你们真不打算来一个么
来源:综合自下厨房、百度百科、中国健康养生堂、食品科技网、网络
商家广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