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晕的概念
头晕是一组非特异的症状,它包括了眩晕、晕厥前症候群、失衡及头重脚轻感。就症状学而言,眩晕是特异性症状,指有周围物体或自身明显旋转的运动错觉或幻觉。
二、查明病因早治疗
出现头晕时应及早查明病因。眩晕多为前庭病变,一般来说,依据神经解剖上的关系,区分为周围性与中枢性。周围性眩晕发作时程度较重,常伴随有耳鸣、听力丧失、眼球震颤,及出大汗、心慌等自主神经症状。中枢性的头晕,一般程度较轻,无耳蜗及自主神经症状,有时伴有头痛、锥体束征或意识障碍等。
1、周围性病变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为头晕门诊常见病,好发于老年人,常有特殊的诱发头位,恢复头位后数秒钟可缓解;在头位变动时,由于重力作用,游离的耳石的运动刺激前庭末梢,产生前庭功能失调产生眩晕。适当的手法复位治愈率可达80-90%。
2.梅尼尔氏症:发病年龄较轻,病人会感到耳鸣、耳朵胀痛、听力丧失、眼球震颤。发作呈现阵发性,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而后逐渐缓解。
3.急性迷路炎:常与病毒感染有关,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缓慢出现的晕眩,大约3天后出现最严重的晕眩,之后3~6周慢慢复原。
4.耳毒性物质或药物:某些药物会造成暂时性听力丧失,眩晕症也是其中一个症状,通常停药后可以恢复。
5.听神经瘤:压迫听神经,就会造成听力丧失,压迫前庭,就会造成眩晕症,压迫小脑,就会有平衡感失调的症状。
2、中枢性病变
1)多发性硬化症:若影响到前庭神经核,就会造成眩晕症。
2)椎基底动脉循环障碍:因为脑部血管循环障碍造成眩晕,发作时,偶尔会伴随着类似中风的相关症状。
3)占位性病变:如小脑肿瘤、第四脑室肿瘤、脑干肿瘤等,直接压迫、破坏前庭神经核和前庭小脑通路所致。
4)炎性疾病:如急性小脑炎、脑干脑炎,病因未明,病前1-4周多有上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史,累及前庭神经核团、内侧纵束或前庭小脑联络线会出现眩晕症状。
头晕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于发热性疾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颅脑外伤综合征、神经症等。此外,还见于贫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压、药物中毒、尿毒症、哮喘等。抑郁症早期也常有头晕。脑部缺血、颈椎病也会导致头晕。出现头晕应该去专科就诊,明确病因。尤其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可能会因为低血糖或血糖急剧升高而出现头晕表现,医院明确诊断。
三、健康宣教
1、饮食调理
眩晕患者的饮食调理很重要。在眩晕症的急性发作期,应适当控制水和盐的摄入量。现代医学认为,这样可减轻内耳迷路和前庭神经核的水肿,从而使眩晕症状缓解或减轻发作。所以在饮食方面,患者应该多吃清淡的食物,少吃生冷、高脂肪、含盐量过高、甜食或非常油腻的食物,戒烟少酒。患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的人应当慎用辛辣之物。
2、放松休息
过度疲劳或睡眠不足为眩晕症的诱发因素之一。
不论眩晕发作时或发作后都应注意休息,在眩晕症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站立时症状会加重,卧床时症状可减轻。尽量让自己处于安静的环境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经常去室外比较幽静的地方散步,多呼吸新鲜空气。少去拥挤及空气污染大、不流通的地方。平时在工作与生活中不要过于忧虑,不要给自己添加很重的心理压力,多参加一些简单的娱乐活动,都有利于预防头晕和眩晕的发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