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mberMe与爱同行

去年年底热映的美国电影《StillAlice》讲述了主人公Alice,一位高校的语言学教授,正处于事业巅峰期的她,却不幸被诊断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从此生活乱了套,当记忆赶不上遗忘,你才发现原来得肿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活着却没有记忆,爱人,子女,包括自己都变得陌生.....该影片自上映短短数月总票房已高达万美元,并且一举斩获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我想电影本身的成功除了优秀的剧本、演员精湛的演技之外,最让人感触的就是所表达出的关爱主题,当阿尔茨海默病越来越被大众所熟知,电影人也开始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将这个目前尚无法根治的绝症带到观众的面前。

阿尔茨海默病:不仅仅是痴呆

在中国,阿尔茨海默病(AD)有一个非常直白却粗暴的代名词“老年痴呆症”。它是一种由于大脑的神经细胞死亡而造成的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种悄悄发生、逐渐加重的认知功能损害的疾病,症状包括记忆力下降、性格改变和思维功能异常,并且病人会出现日常生活能力、语言、社会交往和情感反应控制的异常。有研究发现,65岁以上的老年人里面,年龄每增加5岁,患病率会增加一倍,85岁的老年人中25%-30%可能患有老年痴呆。据世界卫生组织官员估计,目前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总数已达万人,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脑卒中之后的第4大杀手,严重危害了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患者不得不依赖他人长期照料,因此该病不仅被视为公众健康危机,还被视为社会和财政的梦魇。

它的临床表现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病程1-3年):记忆力障碍几乎是本病的首发症状,尤其是近记忆力障碍,而远期记忆相对保留。表现为当前的事瞬间就忘,同一个问题无论向他说几遍,也会立即忘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困难。虽能做熟悉的工作,但对任何新的要求都暴露出能力不足。此外还有时间和空间定向障碍,如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不知季节,不知白天和夜晚。谈话中经常出现找词困难、命名困难等。情感淡漠和猜忌多疑也常为本病的早期症状。

第二阶段(病程3-5年):失语、失用、失认及其他认知功能障碍同时出现。表现为说话东拉西扯,难以理解其意思,交谈能力下降,甚至不能交谈。已熟练掌握的技能(如骑车、打电脑等)丧失,严重者不会使用任何工具,甚至不会持筷或用勺吃饭。不认识亲人、同事,甚至不认识自己,坐在镜子前与镜子中的自己对话,问:“你是谁?”。购物不会算账或算错账,严重的连简单的加减法也不会算。过度活动、不安,如无目的地在室内走来走去,半夜起床,到处找东西、开关门等。

第三阶段(病程5-12年):各种智能严重衰退。出现明显的运动障碍,如全瘫痪,卧床不起,四肢强直或屈曲姿势,仅能发出不能理解的单调音,终至缄默,二便失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从上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记忆障碍贯穿于病程的始终,从早期的情景记忆障碍终将一步步发展到完全忘了自我,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或许需要有人告诉她,她曾经是一个好老师,也曾经是一个好妈妈.....但即使是面对这样一种不可逆转的疾病时,我们依然要有勇气,有态度,“请不要认为我在经受痛苦,我并不痛苦,我在努力挣扎,挣扎着融入,挣扎着继续和过去的我保持联系”。我想若干年后,当他们可以带着对这个世界的记忆从容离去的时候,他们能对自己说一声我们依然是我们自己。

阿尔茨海默病:走出误区,理性面对

在门诊上,我们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大夫,您看我脑萎缩厉害吗?以后会不会得痴呆啊?”“大夫,病人一直在吃安理申、美金刚,怎么最近一年情况还是越来越糟了?”……今天我们就门诊常见问题做一梳理,让大家走出疾病的误区,理性面对它。

一.误区一——阿尔茨海默病和用脑过度有关吗?

很多人都认为用脑过度把脑子累坏了,所以得痴呆了,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到目前为止,科学的证据表明,受教育水平低是痴呆的一个发病因素,说的严重一点,预防痴呆要从娃娃做起,一开始就做好教育,当然,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预防没有明确的界限,到中年以后,如果出现记忆力下降,要找专业人员咨询。

二.误区二——脑萎缩等于阿尔茨海默病吗?

老百姓所指的脑萎缩常常是影像学(头颅CT或者MRI)检查结果汇报中的所说的脑萎缩,这种脑萎缩并非都会出现痴呆表现。痴呆的诊断更多靠的是临床症状,特别是早期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多健康的老年人,CT或MRI检查可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生理增龄性脑萎缩,就像人老了会长白发,长皱纹一样自然。相反,有些老年人,检查结果并没有显示脑萎缩,但却有痴呆表现。据调查,有20%左右的老年痴呆患者CT检查是正常的,所以不要看到影像学检查结果中有脑萎缩就认定会患老年痴呆。

三.误区三——常见的慢性病和阿尔茨海默病有关系吗?

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非常复杂,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抑郁、体质虚弱、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低舒张压、2型糖尿病(亚洲个体)、低教育程度,中年高体质指数可显著升高AD风险。因此,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人们可以通过对这些可干预的因素进行调整,积极避免危险因素的作用,同时,给老年人一个快乐的晚年,使其免遭阿尔茨海默病的痛苦。

四.怎样看待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效果?

目前有关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和治疗业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促智药的研究和开发为痴呆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福音,并且尚有很多药物处于试验阶段。总的来说,对轻度痴呆患者,这些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痴呆症状或延缓痴呆进展。但是,由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迄今不明,抗痴呆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仍然比较困难和局限,距离发现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有效预防和治疗药物仍有一段时间。目前国内的现状是,医院就诊的痴呆患者往往已经发展到了中重度,这无疑增加了治疗的困难,所以,它的治疗尚没有“立竿见影”的特效药,要理性看待治疗效果,从这个角度出发,疾病预防的意义要远远大于疾病本身的治疗。

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哪些方法最靠谱?

(一)饮食方面

1.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为主的饮食,也就是常说的“地中海饮食”可显著降低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风险。这种饮食风格包括很多内容,例如饮食中要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饱和脂肪主要存在于奶制品、肉和某些油类(椰子油、棕榈油等)。反式脂肪酸主要存在于许多小吃、糕点和油炸食品。蔬菜、豆类(蚕豆、豌豆、扁豆)、水果和全麦应该作为膳食的主要食物。每天食用28g(一小把)坚果或种子类食品,可提供充足的维生素E。少吃红肉,适量饮用葡萄酒等。

2.每天的食谱总应补充足够的维生素B12。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和记忆障碍的老年人而言,补充维生素B12更可改善记忆,减少脑萎缩。但由于老年人胃酸减少,特别是服用某些药物(如二甲双胍和抗酸剂)的老年人,其维生素B12吸收有限,出于这个原因,推荐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都要服用维生素B12补充剂。

3.避免过量的铁、铜、铝的摄入。过量的铁、铜、铝可能产生认知问题,因此尽量要避免不合理地长期服用微量元素保健品,减少铝制炊具、抗酸药、发酵粉的使用。

4.绿茶中的一种成份可能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治疗药物,我们团队的这一研究成果已在国际上发表多篇论文,备受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医院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xigts.net/lcjc/22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