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在身体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帮助排毒和解毒,各种营养物质在肝脏中完成分解和合成。但最近这几年肝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如脂肪肝、酒精肝、肝炎或肝硬化等,不管患有哪种病变都会降低肝功能,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早起身体出现4个异常需警惕肝脏病变
1、牙龈出血
顽固性牙龈出血需警惕肝脏疾病,肝脏受到损害后可引起肝功能异常,降低凝血功能,使得凝血机制发生障碍,从而导致牙龈出血和皮肤有瘀斑。尤其是慢性肝炎易出现牙龈出血,吃过的食物上有牙血印。
2、右上腹部疼痛
肝脏长有肿瘤后,肿瘤会慢慢增大,从而使得肝包膜被撑大,导致牵扯性疼痛。大部分肝炎患者有腹部胀痛或钝痛症状,尤其是起身活动时疼痛感加剧。
3、尿液颜色发黄
通常上火或喝水少、大汗淋漓后会使得小便颜色发黄,排除以上因素外需警惕肝脏病变。患有肝脏疾病后可影响胆红素代谢,升高血液和尿液中胆红素含量,从而导致尿液颜色发黄,尿液颜色越黄,提示肝功能破坏就越严重。
4、口臭口干
没有注意口腔卫生或吃重口味食物易引起口臭。但顽固性口臭口干需警惕肝功能受损。患有肝脏疾病后可降低肝脏代谢能力,氨气和氮气会跟随呼吸排出体外,从而引起口臭。
如何远离肝病?
1、多喝水或淡茶水
平时应多喝具有养肝护肝功效的茶类,能排除肝脏毒素,减轻肝脏负担。如金银花茶可达到温补肝肾和舒缓肝郁效果;牛蒡根茶能保肝解毒和通便润肠;菊花茶可达到养肝明目和降肝火效果。
2、调整好生活方式
平时多参加有氧运动,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每周持续4~5天,以身体感觉不到疲劳为度如快步走、骑行或游泳等,能增强肝脏功能。同时要保证有足够睡眠,23点之前必须睡觉,这样有利于肝细胞修复和再生。
3、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没有注意饮食卫生、总是吃发霉变质和腌制食物等易诱发肝癌。特别是霉变食物中含有大量黄曲霉毒素,已被列为一级致癌物质,可直接作用于肝脏,易引起肝癌。因此一定要注意饮食清洁和卫生、新鲜,避免吃发霉变质食物。
温馨提示
日常生活中需均衡为身体摄入营养,避免挑食和偏食,也不能暴饮暴食和过度节食。不能喝生水,也不能生吃海鲜,以免受到甲型肝炎病毒感染。乙肝和丙肝易通过体液和血液传播,因此避免有不必要的输血、穿耳洞以及打针和刺青,不能和他人共用刮胡刀和牙刷,不要接触易受到血液污染的器具。做到滴酒不沾,避免吸烟,不能滥用药物,每天至少睡够七到八个小时,及时改掉熬夜的坏习惯。肝病患者至少每半年做一次肝功能检查,积极控制各种肝炎病毒。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