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医答耳朵里长了石头

  “咦,还真不晕了,但是石头你也没给我取出来啊,再晕咋办?”家住东昌府区的张大妈坐在诊疗床上,满眼疑虑地望着崔金国主任。

  张大妈三天前起床的时候,突然觉得天旋地转,并伴有呕吐,张大妈年近70,可把一家人都吓坏了,以为得了脑血栓,医院检查,CT、磁共振、脑电图,一通检查下来,排除了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总算松口气,可张大妈的头晕症状却一点都没减轻。这时,张大妈儿子的朋友向他们医院神经内科的崔金国主任。崔主任听了张大妈的描述,便让张大妈躺在了诊疗床上,扶着张大妈的头做了几个动作,起来,躺下、头部扭了几个方位,十几分钟的功夫,张大妈的眩晕症状消失了。

  崔主任介绍,原来张大妈这是得了耳石症。

耳石症是耳朵里长了石头吗?

  耳石位于耳石膜,它是覆盖在内耳椭圆囊斑和球囊斑表面的含碳酸钙颗粒的胶质膜,其中的碳酸钙颗粒就是耳石。   

  耳石症也叫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指的是头部迅速运动到某一特定的头部位置的时候出现的短暂性的、阵发性的眩晕和眼震。一般来说,正常情况下,当一些致病的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而这些脱离的耳石就会在内耳处,也就是内淋巴的液体中游动。当人体的头部位置发生变化的时候,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发生强烈性眩晕,时间一般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病程时间长短不一。

耳石症可以自愈吗?

  耳石症是一种良性疾病,大多数可以自愈。1/3的患者可在几天到几周之内逐渐缓解,得以自愈,大部分患者需要进行药物干预,或是采用耳石复位,使错位的耳石恢复到原来的地方。复位后,转头、活动的时候,耳石不再刺激神经,即可避免头晕现象。

耳石症如何治疗?

  根据耳石脱落在不同的位置,需要采用不同的手法进行复位。有经验的医生通过检查,可做出正确的判断,选用正确的手法治疗,通过改变患者头部位置,让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使它不能再刺激神经末梢,自然也就不会头晕了。一般经过一到两次的手法治疗,病人基本上能够完全康复。

哪些人容易得耳石症?

  据调查,教师、会计、文秘等这些缺乏活动的职业均是高危人群。具体而言,耳石症好发于中老年人,耳石器官作为人体一个部分,是由钙质紧密沉积而形成,随着年龄增长,大耳石出现疏松脱落;那些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反复脑缺血、脑梗塞的病人也容易引起耳石器官的缺血损伤,从而导致耳石脱落。中长期伏案,进行电脑工作的人,会使前庭系统锻炼过少,导致废用性退行性变从而导致耳石容易脱落。

答疑医师

崔金国

  崔金国,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神经分会会员。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急慢性脑血管病、脑炎、癫痫、头痛头晕、眩晕、周围神经病、睡眠障碍、帕金森氏病、周期性麻痹、肌炎、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及治疗,尤其擅长“手法复位”治疗耳石症,对神经变性和遗传病症有一定研究。发表论文多篇,主编神经科著作1部,二项市级科研成果。

聊城市医院神经内科简介

  神经内科是我院重点专业科室,全区最大的脑血管病防治中心,中国卒中学会协作单位、红手环志愿者团队,拥有人才力量较完备的卒中单元。配有34张床位,医护人员24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2名。

  神经内科能够诊治各种脑血管病,对癫痫、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周围神经病、重症肌无力、各种类型的头痛、头晕、帕金森氏病、各种痴呆(AD、VD等)、格林-巴利综合症(AIDP)等神经内科少见疾病也有较高造诣。引进多种先进检查及治疗仪器,能利用经颅彩色多普勒、64排螺旋CT、MRA完成脑血管评估检查,各种神经内科疾病的康复治疗,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诊断及风险评估,进行心理测验及治疗。

  鉴于头晕和眩晕疾病的复杂性,医院神经内科开设了眩晕门诊,不仅可以为耳石定位和复位治疗进行精确指导,也为各种头晕疾病提供了更为妥善和全面的治疗。

  科室咨询

赞赏

长按







































专治白癜风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坑不坑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xigts.net/jbgs/3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