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爱耳日rdquo系列

耳朵是人体的位听器官,包括位觉器和听器,听器能灵敏分辨出声音的声调、强度及节奏,能有效过滤背景噪音,从中寻找并接受对每个人最适合和最重要的声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张智风带您一起来了解耳朵的结构。

耳部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及内耳。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内耳包括骨迷路及膜迷路。其中外耳道骨部、中耳、内耳均位于颞骨之中并与重要结构向毗邻(所以了解耳部结构,也是了解颞骨结构)。乳突上方与颅中窝相隔,乳突后方与颅后窝、乙状窦相邻,向前外耳道前壁与颞颌关节相邻,向下与颈静脉球相邻,向内与内听道相连,且含有许多重要结构如面神经、鼓索神经、前庭神经、听神经等。

外耳:耳廓借韧带、肌肉、软骨和皮肤附着头颅侧面,与头颅约呈30度夹角,除耳垂为脂肪与结缔组织构成外无软骨外,其余均为软骨组织,若发炎或手术,则可引起软骨膜炎,严重时发生软骨坏死进而导致耳廓畸形,耳廓皮肤菲薄、血管表浅,故亦易发生冻伤;外耳道长约2.5--3.5cm,由软骨和骨部组成,约呈S形,异物易嵌顿,不易取出;软骨部皮肤富含耵聍腺、毛囊及皮脂腺,而骨部无此结构,故疖肿只发生于软骨部;其中如外耳道皮肤受到刺激,会出现反射性咳嗽,由迷走神经耳支发射引起。

中耳:中耳介于外耳及内耳之间,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四部分,主要功能将外界声音传递到内耳,如发生病变,则引起传音功能障碍,则出现传导性聋。

鼓室为其中最大达不规则含气腔,向外借鼓膜与外耳道相隔,内侧借鼓岬、前庭、蜗窗与内耳相邻,向前借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向厚借鼓窦入口与鼓窦、乳突气房相通。内含有听骨、肌肉(鼓膜张肌、镫骨肌等)、韧带(听小骨周围韧带等)和神经(面神经、鼓索神经);并分为六壁:外侧壁鼓膜;内壁:鼓岬、前庭窗、蜗窗、面神经鼓室段、匙突等;前壁为颈内动脉管壁;后壁为乳突部,其内有面神经乳突段通过;上壁为鼓室盖并与颅中窝脑膜相隔;下壁为颈静脉壁,通过骨板与颈静脉球相隔。咽鼓管为沟通鼓室与鼻咽的管道,长约35mm,由软骨部与骨部组成,外1/3为骨部,内2/3为软骨部,功能以调节鼓室气压,保持鼓室内、外压力的平衡,一旦平衡打破,均会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不适;鼓窦位于鼓室后上方,是鼓室与乳突气房沟通的关键结构;乳突气房依据发育情况分为: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混合型。

听骨为重要的传导声音的结构,亦是全身最小一组骨头,为:锤骨、砧骨、镫骨;与鼓膜接触的为锤骨,与内耳前庭窗相连为镫骨,锤骨与镫骨之间为砧骨,当声波震动鼓膜时,三块听骨连续运动,将声波的震动传递到内耳,其任何部分缺损或关节脱位、固定均可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鼓室内重要结构关联紧密且互为解剖标志,任何位置发生的病变,均可导致相应并发症的出现,如面神经肿瘤不但会出现面神经麻痹症状,亦可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等出现。

内耳:内耳又称迷路,位于颞骨岩部,内含听觉及位置觉感受装置,分为骨迷路与膜迷路。膜迷路借纤维束固定于骨迷路内,悬浮于外淋巴液中,内含内淋巴液,骨迷路与膜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内、外淋巴液互不相通。骨迷路包括前庭、骨半规管及耳蜗。前庭容纳椭圆囊及球囊,骨半规管位于前庭后上方,为3个相互垂直的2/3环形小骨管,依此为:外半规管、后半规管、上半规管,并借三个壶腹、单脚、总脚五个开口与前庭相通;耳蜗位于前庭前,形似蜗牛壳而得名,是我们感受声音的重要结构,内含毛细胞(感受声音)、支持细胞等。膜迷路亦与骨迷路结构相似,相应分为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及膜蜗管,并包含司平衡觉与听觉的重要结构----位觉斑、壶腹嵴(平衡觉)和螺旋器(听觉)。

耳部结构的了解,使我们更能知道如何保护我们的听力及预防疾病的发生。

(司江勇供稿)

张智风

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擅长技术:功能性内窥镜鼻窦外科技术;内窥镜下鞍区肿瘤切除术;睡眠呼吸障碍UPPP及PPP手术技术;鼓室成形术(Ⅰ-Ⅴ型);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喉全切除及喉部分切除术;头颈外科手术等。

往期回顾

“爱耳日”系列科普文章之三丨

常见的耳毒性药物,你了解吗?

“爱耳日”系列科普文章之四丨

你还在为耳鸣担忧吗?

“爱耳日”系列科普文章之五丨

藏在耳朵里的眩晕—耳石症

“爱耳日”系列科普文章之六丨

有关突发性耳聋,这些知识要了解

医院









































白癜风医院诚信承诺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xigts.net/jbgs/2617.html